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別再逼團隊凡事都今日事今日畢

別再逼團隊凡事都今日事今日畢

「老闆,我今天會議塞滿了,這個案子我明天處理可以嗎?」

聽到這種話,很多主管第一個反應是:「時間拖了會影響效率啊!」

但我後來發現——

如果一個團隊,什麼事都要求「今日事今日畢」,

只會逼出一群壓力超載、失去判斷力、沒空思考的機器人。

▌我們都誤用了「效率」這個詞

現代工作節奏比十年前快上好幾倍。

line 隨時跳通知、臨時開的線上會議、同事的即時回報,讓「一心多用」變成日常。

但你知道嗎?大腦根本沒辦法同時有效處理三件以上的事情。

你以為團隊在 multitask,其實只是大家在壓榨自己,結果每件事都做得不夠好。

身為企業主、主管,我們要做的,不是要求「全做完」,而是幫助大家看清楚「什麼該先做」。

▌我怎麼調整?給你我的三個管理心法:

一、建立「緊急≠重要」的共識

我常跟團隊說:除非是「今天不做會爆炸」的事,其它任務都預設2~3天完成即可。

這不是怠惰,而是節奏管理。

你讓夥伴喘得過氣,他才有力氣跑得久。

而這句話也幫助大家在「雜事紛飛」中重新聚焦。

二、讓團隊用「行動點數」規劃自己的一天

每個人每天的專注力、處理力都是有限的。

要求團隊每天估算自己可以完成的行動點數,把今天的精力「花在刀口上」,而不是因為任務多,就拚命塞。

效率不是從多產生,是從選擇開始。

三、不要迷信任務排序,請幫大家排「時間區段」

任務排優先順序,很容易變成焦慮來源。

我更習慣讓團隊依下列節奏工作:

早上處理協作任務、下午留給深度工作、傍晚做收尾與回報。

當然每個企業主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行業屬性,調整成適合自己的協作節奏。

讓工作節奏有呼吸感,團隊反而更願意主動規劃,自己當自己的主管。

▌這樣做帶來了什麼改變?

團隊不是做得比較少,而是做得更穩。

具體改變包括:

1. 任務品質明顯提升,錯誤率下降

2. 團隊主動性增加,回報與協作更順暢

3. 氣氛改善,抱怨變少,心情更穩定

4. 團隊留任意願上升,新人適應期縮短

5. 核心成員的成就感與責任感同步增強

這些改變不是靠激勵口號達成,而是靠實際的節奏設計與管理方式,慢慢累積出來的結果。

▌管理的本質不是榨乾效率,而是維持輸出能量的穩定性

如果你希望團隊能夠走得久、做得深、做得對,就要開始調整你給他們的節奏,而不是只是拉高標準。

問自己一句話:

我給團隊的是可長可久的運作節奏,還是一次性的體力透支?

如果你也曾感受到「大家都快撐不住了」,也許是時候重新設計一套屬於你的節奏管理法。

#團隊管理#中小企業經營#節奏決定效率#任務管理#主管心法#行動點數#工作節奏#帶人不是逼人#高效不是高壓#組織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