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死後離婚」案例增加
近年日本出現越來越多「死後離婚」案例,其主要申請者為女性。一名53歲的東京美髮沙龍老闆娘就是其中之一。她的丈夫去世後,婆婆頻繁打擾她的生活,讓她感到不堪其擾。回想起婚姻生活中的種種不愉快經歷,她決定在丈夫葬禮後兩週內迅速完成「死後離婚」,感到極大的解脫。
日本「死後離婚」的正式名稱是「姻族關係終了屆」,只需向地方政府提交申請,即可與已故配偶的親屬斷絕關係。這種做法不需要對方同意,也不會通知他們。然而,它不影響遺產繼承權或遺族年金。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與前姻親關係惡化,而且無法切斷與孫子的血親關係,因此需要慎重考慮。
「死後離婚」制度
在日本正式名稱為「姻族關係終了届」,指配偶去世後,生者(未亡人)選擇依法解除與亡者親屬之間的姻親關係。 在日本的法律框架內,即使一方配偶去世,與其親屬的法律關係並不會自動結束。 例如,妻子在丈夫去世後,仍然被視為丈夫家族的一員,並可能被期待繼續承擔照顧丈夫父母的責任。
台灣也可死後離婚嗎?
在台灣,依法律婚姻關係有兩種方式消滅:
- 生前離婚或撤銷婚姻
- 配偶死亡
而當配偶死亡時,婚姻關係就會自動消滅,不需要任何法律程序。
會產生以下的結果:
- 可以直接再婚,不需要前夫家人同意
- 不會有重婚的問題
是故,台灣不需要「死後離婚」制度。
可否與姻親解除關係呢?
由上可知,日本的死後離婚制度重在與姻親解除關係,在目前在台灣依民法第971條規定,僅有離婚及婚姻經撤銷兩種情形才能解除姻親關係,至於配偶死亡不在法律規定之列。因此是否有必要向日本立法借鏡,大家可以靜待觀察。
結論
日本和台灣在處理配偶死亡後生存者與姻親之間法律關係上有所不同。日本有「死後離婚」制度,讓生存的配偶可以選擇與已故配偶的家人斷絕關係。這種做法可以幫助一些人擺脫不愉快的家庭關係,但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台灣的法律規定更為簡單。當一方配偶去世時,婚姻關係自動結束,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法律程序。這意味著喪偶的人可以自由再婚,不需要前配偶家人的同意。
然而,台灣目前沒有類似日本的制度來讓人與已故配偶的親屬正式斷絕關係。這個話題引發了一些討論,有人認為台灣或許可以考慮引入類似的制度,以便讓人們在特殊情況下能夠選擇與姻親解除關係。不過,這種改變需要仔細考慮其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
總而言之,雖然台灣和日本在這方面的法律有所不同,但兩國的制度都旨在保護個人權益,並維護家庭關係的和諧。
歡迎有相關疑問者,請聯繫廉貞法律事務所 黃威如律師 諮詢